#痴呆#

51篇内容 | 6849人围观

关注话题

话题活跃用户
#插入话题
痴呆
2020-05-29发表于威斯康星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天丝饮出自《辨证录》,由#巴戟天##菟丝子#组成,已被广泛用于#补肾#。有趣的是,天思饮也被用来治疗#痴呆##抑郁症#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2024-01-08发表于加利福尼亚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UK biobank# #暴露组关联分析#显示,#糖尿病##抑郁##睡眠#等62个可调控危险因素,涵盖居住环境、#生活方式#、精神心理因素、身体指标、共患病和社会经济状况6个类别,首次绘制了#痴呆#可调控危险因素图谱。随后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了上述6个类别的加权人群归因分数。结果发现47.0%-72.6%的痴呆病例可通过消除可调控#风险因素#预防,其中生活方式 (16.6%),减少共患病 (14.0%) 和提升社会经济状地位(13.5%) 对痴呆的预防作用最大。 这种研究是一种趋势,也是#精准预防#的关键要点!
2023-12-01发表于威斯康星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重视“#脑肠轴#”——定期使用#泻药#会明显增加部分#痴呆#症发病率,这个研究有人令人吃惊!#肠道微生物#,泻药确实能改变#肠道微生态#,因此可能影响的疾病非常广泛。 从#中医#角度而言,对于#胃肠实热#人群,适当用泻药应该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脾胃虚寒#者,使用泻药,可能会加重#肠道菌群#的紊乱,从而引发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可能。 将来有必要研究一下#中医证候#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
2023-06-29发表于香港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多部位#慢性疼痛#会显著增加#痴呆#症风险,可能是多部位慢性疼痛往往与年龄有关,以及与机体损伤有关,这些正好痴呆的风险因素吧
2023-06-02发表于上海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痴呆#睡眠不足与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下降有关,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一个危险因素。免疫调节基因在去除致病性淀粉样蛋白-β(Aβ)斑块和调节大脑神经退行性变中的发挥着关键作用,但仍不清楚睡眠不足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小鼠的小胶质细胞功能。
2023-05-08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吡格列酮#的使用降低#缺血性卒中##糖尿病#患者的#痴呆#风险 ,吡格列酮还是好药呀!!未来还是值得开发的。
2023-05-01发表于上海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提示#LDL-C#也不是越低越好!以前认为LDL-C越低,#冠心病##心血管事件#就越低,尤其是#siRNA类##PCSK9i类药物#,能将LDL-C降至婴儿般水平,甚至很多人认为它越低越好。 这项研究发现,LDL-C水平低于指南推荐的1.8 mmol/L时,LDL-C越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越高。在英国人中,当LDL-C<1.8 mmol/L时,LDL-C水平每升高1 mg/dl ,#脑出血##痴呆#风险分别降低28%和25%。中国人中未发现类似关联。中国人没有关联,可能是因为样本量太小,或其它原因导致的。 人体既然会产生LDL-C,就一定有它的作用与价值。 同时,这也表明:物本无害,过则为灾。没有绝对的害处,只是相对的。就象#尿酸#,正常情况下它是强大的还原剂,具有#抗氧化#保护作用,但是过高了则容易引发#痛风#。 因此,对人体的认识应该从#哲学#角度思考,不能是零和1的思维。
2023-04-20发表于香港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基于VEGF-C/VEGFR-3信号通路探讨#当归芍药散##脑膜淋巴管#引流促进#痴呆#动物Aβ清除的机制研究,这几年对#经方#的研究也比较火,相对而言,经方配伍简单,容易研究。这个研究主要是脑膜淋巴管,这是这几年刚刚发现的现象,以前认为大脑内没有淋巴管,现在发现是有的,但是作用与功能不清晰,这个研究就搭上这个热点。 当然,当归芍药散对#老年性痴呆#并不是真正的常用药物,对于这类病人,最常用的是活血化痰的治疗方法,主要药物是#石菖蒲#,益智仁这一类
2023-04-16发表于香港
共102条页码: 3/6页20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