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大战,看这里
2020-05-29
美国杜克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对#胃肠道肿瘤#、#肺癌#和#乳腺癌#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这些#肿瘤#中倾向于含有#念珠菌属#(Candida)、#芽生菌属#(Blastomyces)和#马拉色菌属#(Malassezia)的真菌。#胞内菌#,它们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调节肿瘤的治疗敏感性。未来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尤其是那些与外界环境有接触的肿瘤,如#肺癌#,#胰腺癌#,#胆道癌#等消化道肿瘤,皮肤肿瘤(如#黑色素瘤#,#皮肤癌#),妇科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这些癌症与各类微生物关系密切,不仅仅是#真菌#,还是有细菌,病毒,都可能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未来可能还会象#肠道微生物#一样,形成“#肿瘤微生物组#”“#肿瘤微生物菌群#”这样的亚学科
2022-10-02
Carolyn Bertozzi 实验室利用#生物正交反应#来追踪生物体内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疾病的作用,并对细胞、组织、器官进行标记和成像。他们还发现,肿瘤细胞表面的#聚糖#可以保护#肿瘤#细胞免受免疫系统的杀伤作用。基于这些发现,他们开发了一种全新的抗癌药物类型,将分解聚糖的#唾液酸酶#与肿瘤特异性抗体结合,增强#癌症#治疗效果。
基于上述发现,Carolyn Bertozzi 于2015年创立了一家名为 Palleon Pharmaceuticals 的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开发糖介导的免疫调节治疗癌症和#炎症性疾病#,例如将#唾液酸酶#与#PD-L1# 或 #HER2# 抗体形成#融合蛋白#,实现双管齐下的抗癌效果。目前该公司已完成约1.5亿美元融资,其中靶向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上的#免疫抑制性唾液聚糖#的双功能唾液酸酶融合蛋白药物 E-602 已处于1/2期临床研究阶段。
2022-10-07
2022-10-01
2022-10-01
2022-09-26
2022-09-21
一篇预后相关meta,六月一号第一次投稿,第三天送外审,一审到六月底,两个审稿人,外审意见文章都有解释,但编辑拒稿,表明如果解决问题可以重投,完善文章,回复审稿人意见,七月初再投,第二天外审,七月底外审结束,审稿人1提了几个小问题,审稿人2一个小问题,审稿人3没有问题,编辑给了大修,8月4号修回,8月7号再次外审,8月8号外审结束(一脸懵,后来发现是编辑重新发给了审稿人2,秒同意接收),煎熬一周后8月15接收。还#肿瘤#算幸运,总体来说编辑处理稿件迅速,审稿人友好,就是版面费有点贵17000+。着急毕业没有分数要求的可以尝试。
2020-08-18
2022-09-20
实际上,以前也有发现一些#抗精神疾病类#的药物,可能能对抗#肿瘤干细胞#,如#匹莫齐特#。 还如2012年加拿大研究人员日前在学术期刊《细胞》上发表研究报告说,他们在实验中发现,抗精神病药物#甲硫达嗪#可使癌症干细胞“改邪归正”,成为正常细胞,而药物使用不会对其他正常的人体细胞产生副作用。研究人员称,基于这项研究成果,有望研发出新的癌症治疗药物。还如第一代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penfluridol#治疗可通过诱导自噬介导的细胞凋亡来抑制#胰腺癌#的生长。#丙戊酸#可以与常规疗法相结合,除了被识别为HDAC抑制剂,丙戊酸的抗GBM活性是通过分化和诱导介导的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另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匹莫齐特被发现到减少GBM细胞生长和干细胞存活。它被鉴定为#USP 1#特异性抑制剂,其抑制GMB干细胞发育和放射抗性。
当然,也发现精神疾病类药物本身的副作用,以及与#肿瘤#治疗的药物存在交叉耐受性问题,之前的精神科药物可能会影响新药使用的效率,这部分解释了为什么新的临床试验不成功。与一般精神病药物相关的耐受性发作相对较低且可接受。
但是,这给未来探索提供了某种可能!另外,从机制方面,也给出全新的可能机制。
2022-09-20
2022-09-20
2022-09-17
2022-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