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本次会议将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交流研究成果,探讨技术难题,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为推动我国类器官及器官芯片研究及应用迈向更高水平贡献力量。
左向右分流是一种新兴的介入治疗策略,旨在通过降低左心房压力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METS-IR能够独立预测CTEPH患者临床恶化事件。将METS-IR纳入现有的风险分层工具中可提供额外的预测价值。METS-IR可作为评估CTEPH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估计其长期结局的可靠便捷指标。
该综述系统阐述了CSCs的产生机制、耐药机制以及当前针对CSCs的治疗策略,对推动癌症治疗领域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探究SLE患者行THA术后30 d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探讨了tau蛋白形成的STAs的生化特性,识别出其核心序列和关键磷酸化位点,并提出了p-tau262和p-tau356作为早期诊断AD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揭示了STAs在AD病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临床药物FTY720可通过抑制TRPM7通道活性改善AAA。这一发现不仅阐明了TRPM7在AAA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更为AAA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具有潜在的临床转化潜能。
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AD形成过程中VSMC表型转换的分子机制,还为防治AD的靶点开发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该团队开发的靶向PF4的抗体,可以降低肿瘤微环境中TH1-Treg细胞的数量,增强抗肿瘤免疫力,并抑制肿瘤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免疫治疗前景。
该研究首次通过全基因组遗传环境交互关联分析揭示了童年期不良逆境与犬尿氨酸通路IDO2基因的协同作用对抑郁症发生发展的关键影响,为精准诊疗带来新希望。
本文就2024年度胰腺癌基础研究和诊疗领域的最新重大进展进行综述。
这项发现不仅改写了癌症生态学的教科书,更点燃了精准治疗的新希望:瓦解癌细胞的“社交网络”可能比直接杀伤更致命。
58 岁健康女性注射肉毒毒素 2 周后前额现 3 处红色病变,活检诊断为 MCAH。MCAH 是罕见良性增生,发病机制不明,本例或与注射创伤等有关,需与多种疾病鉴别,应加强认知以便及时诊断。
CD3xCD20双特异性抗体是一类新型的靶向免疫疗法,能够将T细胞重定向至恶性B细胞,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的王海彪主任团队发表了全面分析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的伞状荟萃研究表明,HBV或HCV感染显著增加肝细胞癌风险,抗病毒治疗则可有效降低风险。